变色生物(Chameleon Creature)
变色生物是包括变色龙与其他生物强制杂交试验的产物。变色生物有着能够改变颜色以适应周边环境的皮肤以及一条可以用来做碰触攻击的长舌头。

变色生物范例(Sample Chameleon Creature)
这个肌肉虬结的人型生物站立时有七尺高。粗糙的毛发,与周围相近的肤色覆盖了它绝大部分体表。它的嘴中遍布尖利长牙。

该变色生物范例名为变色熊地精,使用熊地精作为基础生物。

中型类人生物(地精,爬虫)
HD:3d8+3(16hp)
先攻:+1
速度:30尺(6格),攀爬15尺
AC:17(+1敏捷,+3天生,+2皮甲,+1轻木盾),碰触11,措手不及16
基础攻击加值/擒抱:+2/+4
攻击:钉头锤+5近战(1d8+2)或标枪+3远程(1d6+2)或舌头+3远程碰触(见介绍)
全回合攻击:钉头锤+5近战(1d8+2)或标枪+3远程(1d6+2)或舌头+3远程碰触(见介绍)
面宽/触及:5尺/5尺
特性:黑暗视觉60尺,昏暗视觉,灵敏嗅觉
豁免:强韧+2,反射+4,意志+1
属性:力量15,敏捷12,体质13,智力10,感知10,魅力9
技能:攀爬+11,躲藏+14,聆听+4,潜行+10,侦查+4
专长:警觉,武器专攻(钉头锤)
环境:地底
组织:单独,或与非变色熊地精搭配成队或团
CR:3
财宝:标准
阵营:通常混乱邪恶
进化:根据角色职业
等级调整:+2

变色熊地精是类人生物和爬虫类的奇异杂交。类似它们的熊地精近亲,它们靠捕猎比它们弱小的生物生活。
变色熊地精看上去与普通熊地精极为相似,除了它有一条可以抓握的长舌头。它的皮肤和头发可以改变颜色适应周遭环境。
变色熊地精说地精语和通用语。

战斗
类似于它们普通的近亲,变色熊地精更喜欢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伏击敌人。变色熊地精施法者经常利用它们的舌头来传递碰触法术。
技能:变色熊地精在躲藏检定上获得+10种族加值以及在潜行检定上获得+8种族加值。

创造变色生物(Creating a Chameleon Creature)
“变色生物”是可以添置在任何除了构装体,不死生物或是元素生物的实体生物(以下简称为基础生物)上的可遗传模板。
变色生物使用所有基础生物的数据和特殊能力除了以下注明的这些。
体型和类型:生物类型不变,但假如其是类人生物的话它会获得爬虫子类别。体型不变。
攻击:变色生物有10尺触及范围的舌头攻击。该攻击不会造成伤害,但特别适合于传递碰触法术。
速度:变色生物拥有等同于它最高的非飞行速度一半的攀爬速度。假如生物只有飞行速度,那么其会获得10尺攀爬速度。
特性:变色生物拥有基础生物的所有特性,再加上昏暗视觉。
技能:变色生物在躲藏检定上拥有+10种族加值以及在潜行检定上有+4种族加值。
因为其拥有攀爬速度,变色生物在攀爬检定上获得+8种族加值且在攀爬检定上总是可以取10,即使是匆忙或是受到威胁时也是如此。
CR:基础生物+1。
等级调整:+1。